科德法则是什么

分类:编程技术 时间:2024-02-20 15:14 浏览:0 评论:0
0
本文通过简单易懂的例子向您介绍什么是Codd规则。代码非常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DD规则,也称为CODD法则,由13条规则组成,用于确定DBMS是否可以被视为DBMS(RDBMS)的前提条件。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评估一个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否是关系型DBMS的标准方法。现在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科德的13条规则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关系 DBM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为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DBMS。它具有用于连接相关数据元素的基于行的表结构,并包括维护数据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功能。

说明:关系型数据库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数据库:t 使用行和列以结构化格式存储数据。它具有关系结构;因此,每个表中的值是相互关联的,并且这些表也可能与其他表相关。关系结构使得可以同时跨多个表运行查询。

Codd 的 13 条规则

Codd 的 13 条规则定义了理想的关系数据库,使用该规则今天作为设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指南。让我们看一下这 13 条规则:

1.基本规则:

对于一个合格的RDBMS系统来说,该系统必须符合关系、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的要求,必须能够通过关系功能来全面管理数据库。

2.信息规则:

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可能是用户数据或元数据)必须以逻辑方式表示(即表中的值)、行和列必须是严格无序。

3.保证访问规则:

保证每个数据元素(值)可以通过表名、主键(行值)和属性名(列值)的组合进行逻辑访问。

4.空值(NULL value)的系统化处理:

DBMS必须支持空值并允许每个字段为空;该方法表示缺失和不适用的信息,并且与数据类型无关。

5.基于关系模型的动态在线目录:

数据库系统必须支持授权用户通过其常规查询语言访问的在线、内联关系目录。

也就是说,用户必须能够使用与访问数据库数据相同的查询语言来访问数据库的结构(目录)。

6.全面的数据子语言规则:

数据库系统必须支持至少一种关系语言并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线性语法

2)、可以交互使用,也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使用,

3 ),支持数据定义(包括视图定义)、数据操作(更新和检索)、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以及事务管理操作(启动、提交和回滚)。

7.视图更新规则:

可以使用称为视图的不同逻辑组合来完成数据表示。所有理论上可更新的视图也必须由系统更新。

8.关系级别操作(插入、更新、删除):

每个关系级别必须有Insert、Delete、Update操作,且系统必须支持同时设置insert、update、delete操作符。这意味着可以从由多行和/或多表组成的数据集中的关系数据库检索数据。

这条规则规定任何可检索的集合都可以应该支持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而不仅仅是单个表中的单个行。

9.物理数据独立性:

物理层面的改变(数据的存储方式,无论是数组还是链表等)一定不能对外部应用方式产生任何影响程序访问数据不应要求对应用程序进行结构更改。

10.逻辑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中的逻辑数据必须独立于其用户的视图(应用程序)。在逻辑级别(表、列、行等)所做的更改会影响不得使用它的应用程序。

示例:如果一个表被拆分为两个表,则新视图的结果应为两个表的联接。

注意:这条规则是最难满足的。逻辑数据独立性比物理数据独立性更重要。很难实现。

11.完整性独立性:

完整性约束s 必须被定义并与应用程序分开。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更改此类约束,而不会对现有应用程序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12.分布独立性:

数据库的每个部分对于分布在任何地方的数据库用户来说都应该是不可见的;并且无论数据库位于何处,无论分布在网络中,数据库都应该正常工作。最终用户应该得到这样的印象:所有内容都存储在一个地方。这为分布式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13.非转换规则:

如果允许低级语言访问系统,则不应破坏或绕过高级语言规则的完整性来更改数据。这可以通过某种查找或加密来实现。

我将在这里分享 Codd 规则是什么。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d你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可以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研究使用,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本站积分货币获取途径以及用途的解读,想在本站混的好,请务必认真阅读!
3. 本站强烈打击盗版/破解等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会员支持正版!
4. 编程技术 > 科德法则是什么

用户评论